一九六九年四月,我们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,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种子站落了户,从此开始了我们人生道路的第一幕。 在兵团,我种过菜,喂过猪、鸡,养过兔,还放过羊,在这所有的工作中最为难忘的还是放羊。我在放羊班的...
王连长叫王延青,现役军人山东大汉,操着一口纯正的胶东口音。黑黑的脸庞端正的鼻子,两只眼睛不是很大但特别亮特别有神。高高的个子,长胳膊长腿,特号的军装穿在身上还嫌小,稍微一扬手袖子里的绒衣就能露出一大截。 王连长说话风趣幽默,表扬人的时候他手舞足蹈夸张...
说来真巧,我和华林结婚那年和今年的农历一样,也是一月二十三日过大年,查了查万年历,这样的巧合三十多年没有几次。 那年元旦刚过,我探家回到团里。好多战友都等着参加完我们的婚礼回家过年呢。一发扬民主,大家七嘴八舌就把结婚典礼定在了十三号,说是既是星期天,...
现在不停电,油灯、蜡烛这些物件儿家里也不常备了,一般商店也没得卖了,就是有卖也不为照明,而是为了浪漫。当年在内蒙时我们23团九连驻地乌兰宿亥,蒙语意思红柳滩,方圆几十公里人烟稀少。那儿原先是一个游牧点儿,后来为了治沙建了林场,有两个农工任六、老郝住在...
儿子小时候,会说的第一个字,不是妈妈的妈字,竟然是灯字!躺在摇篮中的他,看我手指房顶的日光灯,就说:灯!晚上沙发旁的台灯一亮,他喊声:灯!让我惊诧不已。 过去的东西总是让人怀念。尤其是在连队时那盏昏暗的煤油灯 。 1969年的包尔套勒盖,还没有电。当地的老...
我吸的第一支烟是在内蒙兵团。 1969年的包尔套勒盖。还是个日出劳作,日落歇息的刀耕火种的年代,连队还没有电灯。白天干活,晚上回来就一起聊天。有的在写家信,点的是自己做的煤油灯。 外面几乎天天刮风。内蒙古,一天三两土,白天不够晚上补。外面出不去,因此,大...
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四号。晴天霹雳一声响,兵团解散归地方。空虚的心与愁郁的情和那年的夏天一样闷热,气压低气短、喘不过气来。 形势的突变,让我们开始忧郁、彷徨,有些人已经开始私下想办法离开兵团,再加上上大学的、选调走的、病退的、回家探亲超期不归的,那杆洋...
前些年,当我多次到儿子读书的学校去参加家长会时,所看到的是大都市学校的整洁.明亮的教室和宽敞绿色的校园时,我总是禁不住地回忆起令我难忘的内蒙兵团的连队小学,还有那一位平平凡凡的连队女教师 所谓的连队小学是一间低矮简陋的土坯房。就是这间小土坯房乃是连队...
引子 北疆的风沙年年月月地吹到巍巍屹立连绵起伏的乌拉山。在那荒秃苍凉的山坡上,永远长眠着两位年轻的姑娘。一位是十九岁的天津姑娘张淑芬,另一位是十九岁的北京姑娘武绍茹。这是一块异常荒凉的乱土岗子,败叶衰草将墓地拥进了恒古的自然。这里静的可怕,有些阴森森...
人是应该讲信誉的,做不到掷地有声起码也应该言之凿凿,这是我自始至终所奉行的做人原则。然而偏偏有这样的事,让我屡屡食言。 记得79年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病退函,却表现出异常的镇静,也许被曾经憧憬过无数次的虚拟场面所麻痹,那种失而复得的欣喜若狂始终都没有...